中华文化复兴网 网址:

www.cnwhfx.com

《圆灵居士悟道录3》(2012年第3辑)

作者:中华文化复兴网 浏览: 发表时间:2021-01-09 10:00:00

圆灵居士悟道录(2012年第3辑)

【根据圆灵居士2012年闭关悟道期间微博逐条整理发布】


   活着是为什么?修行!修行是为什么?成道!成道是为什么?让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众生永恒快乐地活着!

   凡人执此躯壳为自己,千方百计保之养之显之,一旦无常来袭,方醒最不靠谱是此躯壳。

   六道轮回是件很残酷的事情,修行就是与无常赛跑。乘四大和合之暂有躯壳没病倒、没出意外时,赶紧依佛心诀实修契入法性。一旦无常到来,随时蜕壳归真。什么是无常?给你一组数据:中国大陆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0万人以上,中国大陆每年病死于医院总人数50万人以上。

   为何不要抱怨黑夜?因为黑暗的环境更能凸显智慧火焰的明亮!

   要么内外都空,人空我空,心境双泯,不识不知,如痴如钝,或可疾证菩提;要么内外皆有,平等慈悲善待一切众生,乐于助人,不求回报,亦是大乘菩萨精神。最忌空人不空我,漠视众生疾苦,一切为我打算,那就偏离大道矣。

   没有信仰的人,其心不是狂躁,便是脆弱,不会出此二者之外。

   空悲双运:“未曾分别取众生,亦不妄想念诸法,虽于世间无染著,亦复不舍诸含识。菩萨常乐寂灭法,随顺得至涅槃境,亦不舍离众生道,获如是等微妙智。”(华严经)

   一有俱有,一空俱空,幸勿此有彼空,落入断灭,一叶障目,不见森林,诚可哀悯。顶礼十方诸佛菩萨及三界内外护法圣众!

   人若无高尚情操,若无面向全宇宙时空的远大志向(不要只看一期的生命),其心必然狭劣幽怨而易坠堕。我们真修行人的身心元神,应该永远沐浴在代表清净、慈悲、平等、博爱的十方诸佛菩萨护法圣众之光辉照耀下!

   有句古话:“三千繁华,弹指刹那;百年过后,不过一捧黄沙。”

   往昔忙于公务时思清静若渴,而今既得清净又复思权位繁华者,不亦愚哉?!

   黄金白玉,难买无常不临;高位大权,难压阎罗尊者。张三丰真人如是劝谒当朝权臣们。

   把道看得重,就必然把钱与权看得轻,就不会起无明懊恼之心——那个25岁就毅然宣布与体制决裂的求道者,虽然一路艰辛,却也无怨无悔,何以故?能出生死大海的根本正见己得故。

   生死事大,无常迅速。自己对自己的法身慧命负责。无须向任何人解释,包括亲人。不要分心误道。须知,只有修至法身大士才能拥有度化众生的完全权限。现在唯一能做的是:精进不放逸,愿力与回向。

   古圣云,得心法之人“辛苦两三载,快乐千万劫”。哪有久修不成的。但积累心法的过程确实又很漫长,这是由因缘决定的。但在心法豁然全通之后,如果道力再徘徊不前,就是自己的问题了,遇之不修,轻慢心法,此乃法界重罪,修者不可不知。剩下的时间真的不很多了。

   看看满街蹒跚艰难而行的皓首老人们,这其实是菩萨在示现和警醒你:虽得无上心法,若不精勤实修,下场就是这个!面临生老病死这个无常大敌,我们的生活是残酷的,修行亦然,三界火宅,如救头燃,安敢懈怠?

   世界乱,是世界的事。此心如如不动,亘古长存。浮尘幻影,能奈尔何?

   法性如虚空,不著一切相。如是真法流,开源显妙有。

   冬天来了,要加修“火观”,此观成就,人体就不怎么依赖外在的暖气了。地、水、火、风,如来藏里什么宝藏都有,关键是你有没有用心开发。

   证得法身,永不受生。未证法身,梦里轮回。

   一切皆是佛性之显化故佛遍一切处。菩萨恒住于法性不住一切相然亦不舍众生而随缘度化。

   问:众生本空,为何还要度众生?圆灵答:你真的证得“众生本空”?你也是众生之一,如果你己证空,那现在是谁在问?正因为还没空,所以有个众生要度,有缘众生在那拉着你,你不度他们还真的心不安!你说你强行观空漠视他们,那叫自私有违大乘,除非你和他们一并空尽,人我双空,能所双泯。

   找回真实的自己——真如自性非小我。

   佛、菩萨、众生,宇宙本为一体,不存在谁度谁的问题。你做的每一件善事,其实也只是在安抚和救赎你自己的心。如果行善而不著相,即可趋向菩提解脱大道。否则,著相行善只是在积累人天有漏之福。《华严经》:“上无佛道可成,下无众生可度。”

   成佛之后,既没有众生,亦没有佛,否则,只要有能度与所度,便有对立,便不圆满。亲证法身全体之后,是没有内、外、彼、此之分别的。一滴水珠,无论她来自哪条河流,只要溶入大海之后,就己成为大海,拥有大海的智慧和力量,再想把她分立出来己不可能。

   优先度化亲人是最大情执:亲人是“有”,别的众生是“空”,亲者优先度化,这是典型的妄想、分别和我执!应该是怨亲平等、随缘说法而不著相才对!何况究竟众生并非实有!经云:“若见众生苦,则是受苦者。”你看到别人痛苦,是你的妄心在动、是你在受苦!你没有做到《金刚经》“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”!

   梦里忽醒,再悟无我无众生:身仅为四大微尘之暂聚,百年不到即报销,身非实有;心仅为六尘缘影之暂现,若离境缘则无心,心非实有。身心皆幻非实有,故无我,众生各各亦然,故无众生。唯一真实者,法界全体一性耳!正可谓:身心皆幻非实有,无我无人真法界!

   无我无众生,双无是正见,无我是无众生之基础和前提条件。无我无众生,必须绑在一起提。若单提“无众生”则有过患,易增强我相,加固我执,一切以自我为中心,变得自私自利,与大乘格格不入。天下修行佛子,切记,切忌!

   明了空性之后,才能体验大悲。证得法界一体之后,才能真实度人。斯时己无我无众生,别人与自己同为假有,等无区别,帮别人就是在帮自己,施恩不求报,做好事而不住相,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”!

   清晨小悟:了知身心皆是幻,众生与我同共然。跳出小我业力圈,拥抱宇宙之本源!

   参禅悟道——浪尖上的舞蹈——念兹在兹,全力以赴,不敢稍有懈怠——否则万丈悬崖,回首己是百年身!

   空、乐、明,是实修功夫的必经阶段,绕不开,躲不过的,否则正见功夫不配位,终不成菩提。未经历空、乐、明,而言“不住空乐明”的人,就象从未吃过苹果却言苹果不好吃一样的无有道理。实修实证的真正次第,从勤修空、乐、明开始!

   历代公案的两大缺点:一、讲理不讲修,可以坚固正见,但于功夫无半点益处;二、引发“一悟百了”之误会,殊不知,悟了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第一步,后面的功夫十分要紧:保任法身、消除习气、转化色身等。悟道与成道是两回事!就算是大彻大悟,也只相当圆教初住的法身佛水平,离果地佛的智慧威德还远得很!

   一不小心掌握宇宙天机的人必定要经历来自宇宙的种种考验,认命了!

   觉而不迷,真而不伪,和而不同,群而不党。古之善士也!

   凡人啊凡人,为求昙花一现的“幸福”,不惜如影相随的烦恼。圣者不然,无求自得,无执无失。

   问:既然实无众生,那我为什么还看到那么多烦恼的人?圆灵答:能看之你,和所看之人,都是你的念头之幻現,体性空寂绝纤尘。问:我明明看到别人在烦恼啊?答:那是你的念头在烦恼,别人早己成佛。问:有何为证?圆灵答:华严有偈“了知众生本来空,亦无众生可流转。不著内外一切法,如风无碍行于空。”

   能不能在一念之间同时把自己和众生空掉,是检验修行者根机利钝的最好方式。

   为度人而烦恼的人,根本就没有资格度人。因为还有我相人相、能度所度,心未空尽,功修不纯,度人即是最大的妄念。

   当我见到或想起一个众生的时候,他(她)就是我的念头化现。当我未见到、未想起这个众生的时候,他(她)就处于寂灭状态。究竟意义上根本就没有客观存在的真实众生。

   世界是由念头相续形成的假有。当你一念不生、心清净到极点的时候,会发现根本就没有世界,也没有众生,更没有“我”。

   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。地藏菩萨早己成佛,因为地藏菩萨的内心世界早己空尽六道,无有地狱。我们每个人都要空尽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梦醒成佛。

   每个人的梦,只有自己才能醒来,醒梦之路别人无法代替——从外部改变一个人的固有观念是很难的——也许只有法身大士才有这个能力。

   心外实无一法。每个人都只能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成佛。成佛的迟速与个人禀赋机缘、勤修程度有关。有缘人的世界部分重叠,似乎形成同一场景(例如生活环境),实则各自独立影现,谁先修行开悟、谁就可先体验到《圆觉经》所说的“证得诸幻灭影像故,尔时便得无方清净”。

   每个人的成佛(醒梦)迟速机缘各不相同。我们都希望自己身边的人尤其是亲人对佛法生起正信、并如理如法修持,但多数都做不到。许多道友为此焦急、难过,这是菩萨悲心之显现,尽管夹杂着一些情执。我们先修好自己吧,度人的事要随缘。修成法身大士之后,一念之间可度化千万有缘众生。

   我们眼见耳闻之生活环境,无不是内心世界之外显反映,阿赖耶识之所化现。中国的未来是否美丽富强,取决于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念是否清净健康。

   我在都市里了解到许多众生是“热爱”轮回的,对轮回中的“乐”津津乐道,对轮回中的苦却视而不见,对于这类机缘尚未成熟之众生最好不要强制说法,以免引发争辩和毁谤。在我们修成法身大士之前,对这类不信轮回之刚强难化众生,可以暂时采取远离政策,以便耳根清净实修,待我们修有所成再随缘度化。

   财色名食睡,是覆盖本性之上、让你迷闷不悟的五盖。财色放下,食睡适中,个人觉得不是很难。唯名之一字,杀人无形,阻人证道。其实一个人真心修行,背后一定有很多人怨你骂你的,尤其是亲朋好友,他们会怪你没在世间奋斗升官发财让他们沾光或脸上有光,还有天魔也会怨你修行契入空性令他们魔宫震动。

   无容置疑,所有的众生最终都会成佛,只不过其中一部分顽固众生必定会在遭遇N劫时间的轮回痛苦洗礼教育之后才悔悟踏入修行之路,此是定业不可转,谁也救不了。因此,我们修行人在成就法身大士(跳出三界、了分段生死)之前管好自己就行了!

   六根感知的世界是假象,真实的世界是空性,一法不立,绝待超然。

   寂然湛然,淡然超然,这是修行者的本怀,也叫“养道”,也叫“长养圣胎”,功夫纯熟,出神入化,才是真正的超凡入圣。

   凡人执躯壳为自身,不免抛身还入身(轮回);圣者体空性而认法身,浩劫长存而不灭。

   社会越来越疯狂了,无明、贪婪与嗔恚己经占据众生之心头,人类己非以前的人类。修行人都不敢保证自己百分百好人,何况非修行人。唯一的办法是修好自己,莫管他人,提高元神能级,以与法性相应。

   正见,功夫,慈悲——三位一体(两内一外),决定成佛。

   轮回的最大助缘其实是货币。货币让众生劳碌、烦恼、忧伤和疯狂。毛主席一生最大的优点是不碰钱,嫌钱脏。如果出现一位仁王,全面取消货币,那一定是功德无量。

   当你觉得单位很黑暗、同事很庸俗时,你可以选择离开单位;当你觉得中国很封建、民众很势利时,你可以选择离开中国;当你觉得地球很浊乱、众生很愚痴时,你还可以选择离开地球么?所以,关键是修心,而不要在境上纠缠。

   业感如实性本空。我相信70%以上众生和我一样,过着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,每个人周围都有一批给自己施加种种压力的怨亲债主。那又能怎样,生活就是一个业力圈,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。在随缘奋斗的同时,唯有看淡看淡再看淡,痛苦也就减轻减轻再减轻。当然最根本的方式还是实修契入空性本体,金刚不坏。

   白天不知自己是修行人、不知外境是虚幻,谓之“迷”;睡梦中不知谓之“昏迷”;临死时还不知谓之“大昏迷”。三迷不除,必入轮回。

   凡人之生活状态,到底是由往世福报决定,还是由拼搏奋斗决定?众生同一法性,同一真如本体,世间的差别相表面是由不平等的制度所致,实际与各人业报(阿赖耶识显相)有关。佛经为何只字不提采取革命的方式来改变世间差别相?也许就是这个原因。佛陀多次强调布施修福,只字不提革命打江山。

   读史有感:用革命打江山的方式强制改变世间相的人,95%都战死了,迅速重入轮回,很可悲的。大革命(国共内战)期间,仅湖北红安就战死了几十万红军战士(包括死在长征路上的),当然也诞生了百来位将军(如徐海东等),现在更名为将军市。

   凡人见物不见道,圣人见道不见物。

   由于习气的妄动,我们修行人每年至少白白丟失十次以上的开悟机会。如果每个念头生起时,都能自然流入萨婆若海,不受含藏识染污,那我们当下就安住在法尔清净之中,成佛何等快捷简易。

   能量本身不是道,但修行证道与能量有着密切的关系。佛陀反复强调我们要持戒,眼勿妄视,意勿乱想,其中的秘密,也是为了保住一股先天的纯正能量。任性、放逸、不持戒的人,如沙锅蒸饭,永不成就。

   念念清净,不着相,不相续,来自本体,回归本体,水中作画,不沾含藏识,入萨婆若海,保任纯熟,成佛作祖,何等简截,何等自在!神仙般快乐的生活你不要,非要去动那妄识,自投苦海,何等不智哉!

   何谓轮回?以念逐念,相续不止,故烦恼不断,凡人无不陷此大梦。

   多闻与实修:掌握了宇宙天机和许多甚深心法如果不去实行受益,就象一个人漂浮在水面上却不喝水而渴死一样令人惋惜。

   据《华严经》记载,浩瀚的宇宙,有无量的星球和世界,生活着百千万亿的无量众生。菩萨或与此世界众生有缘,或与彼世界众生有缘,现种种身,或尊或卑,或长或幼,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,以种种语言,说法度人,破除执著,令其心安,返归真如本性。

   张三丰真人《闹中苦》:闹中苦况极凄凉,尘海悲歌泣数行。世事如棋不易着,人情似胆最难尝。问谁解得风波险,游子相逢面目苍。我愿浮生多息足,白云深处乐无央。

   张三丰真人《静中乐》:静中乐事倩谁传,鱼鸟亲人喜欲颠,野步安闲真福地,山居快活即壼天。将云补嶂浮青竹,引水通池养白莲,都是一般清意味,谁知幽客自陶然。

   觉与不觉,空与不空,执与不执,是圣与凡之分水岭。

   没有永恒不变的美景,也没有过不去的坎坷。

   圣凡之隔,云泥之别:凡人喜欢回忆过去,分别成败得失,执著空花水月;圣者安住当下一念,活在真实之中,体悟法界如如。凡人起心动念,无不著相,犹如乌云蔽天;圣者万相寂灭,心光常朗,犹如晴空万里。

   根除烦恼和痛苦、由凡转圣的唯一方式——体悟并活在实相中!实相是什么?一切有形有相的、生灭不停的、能用语言文字描述的,皆非实相。唯真实永恒不灭者是。

   忘掉过去(烦恼),安住当下(真实),开创未来(成佛)!

   万事只求半称心,人生哪得全如意。

   牢记诵持100遍: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,如是发起大悲心,疾得入于无碍地!

   痛苦只是一种虚妄的感受,快乐亦然。中和近道,恬淡是真。

   炼己养虚成大道,应物无心守真如。

   把心打开,让阳光进来。

   众生本来同一法性,贪官恶人小人亦有佛性,只因无明染污己久,故而忍心害理伤害同胞。修行人如持“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”之宗旨,自能正己化人,自觉觉他而远离瞋恚烦恼。

   真如无边业无边,无著无缚真法王。

   轮回风雨中 这点痛算什么 擦干泪 不要问为什么

   人其实很可怜,连自己决定生死的权利都没有。学佛又怎样?90%的普通修行人还不照样要经历肉身老死之折磨。悲摧!怎如六祖,证得法身,如如自在!

   自杀是逃避,把业报推向更加痛苦的下一世!所以佛教坚决反对自杀行为!实在活不下去的人们,可以去义见勇为光荣牺牲都远比自杀好。

   众生在无尽轮回中,生老病死的苦报,就象洪水一样肆虐不尽;六根放逸的虚妄快乐,就象昙花一现般一瞬而逝。所谓福报好一些的人们,也只是温水煮青蛙,在死神面前是一只待宰的羔羊。如果今生不了道,你也是其中的一员。

   无神论,在佛教中亦称为“断灭邪见”,其宣扬“人死如灯灭”,最大危害之一就是容易导致生活不如意人群的自杀行为。

   大事未竟人渐老,敢不精勤把牛牧?一念不谨落生死,回首已是百年身!

   眼之所见,耳之所闻,无非业的影子,皆非实有,何心执著,妄受痛苦,不如一切不管,自在活着。

   和智慧的人对话之所以快乐,是因为对方的心灯也照亮了自己;和无明的人对话之所以痛苦,是因为对方的黑夜也笼罩了自己。

   艰难才是上坡路,修行也是逆水行舟。

   唐僧有见地没功夫,孙悟空有功夫没见地,二者协作才能成道。师徒几人都是来表法的。唐僧喻清净法身,孙悟空喻神通道用,白龙马喻四大肉身,沙僧喻吃苦耐劳,八戒喻无明贪欲。

   人非圣贤,孰能无欲。然行者即是未来之圣贤,行者的欲望唯有在打坐观修中化为智慧与清凉。放纵欲望的凡念,或以欲制欲的妄念,皆如披麻救火,火势燎源,渴饮盐水,愈饮愈渴。故佛陀教导我们以戒为本,管好自己身口意,清修梵行证菩提。

   修行人内证空性,外应悲心。

   古今历史上为了寻求真理而付出生命代价的人不可胜数。我们这一代5000年以来首次通过网络闻知和修学佛法的人,无疑是很幸运的。

   身处末法时期,最好的护法方式,不是向外去判教、辩论和卫道,而是以我们的身心去亲证佛法的真实、伟大、殊胜与究竟了义。

   在浩渺宇宙的长河里,世间之万相,无论好与不好,苦与乐,喜与悲,皆是一瞬而过,了不可得。凡人的一切,均逃不脱时间老人的掌心。圣者的心智,可以把时空定格为永恒。

   山河大地、人物众生、有情无情、人间天堂与地狱,无非一念无明所化。只要我们一念顿歇,空空寂寂,明明朗朗,万劫千生,由此了结。正所谓:一切法由心想生,心生则种种法生,心灭则种种法灭。

   了却微细流注,谈何容易?其实我们修行人只要破了五蕴的前三蕴(色受想),就可以出三界了,了分段生死。另有(行识)二蕴,可以法身大士身份在三界外、边度生边破除,了变易生死,究竟成佛。

   个人命运有兴衰,虚空何曾有殒灭?人心若与天心合,打破虚空了全真。

屠龙倚天一秒斩清空,世上却经风雪万重......真功夫,真道用,需要长期的磨砺,与时间的沉淀......十年磨一剑,若得心剑妙,己经算神速!

   古今三世一场梦,万里江山一局棋。梦里一盘棋而己,何必执著得失输赢?人执由人执,人执我不执。怀抱真天机,自有冲天志。

   念头止了,世界死了,法身活了。

   世界为什么存在?因为你的念念相续!“盖以众生妄心,念念相续,如急流水,从未暂息。”

   你只能度化你心内的众生,外在的众生最多结个缘而己。当你进入甚深般若观照时,你会发现内外众生都只是自心之幻相而皆非实有,但唯真如本体不灭矣。

   如果你真的厌倦了轮回,并希望从中解脱,那么就从现在开始,安住并试着习惯保持真如实相状态吧,随缘从业度日之余,不要乱操心了,起心动念,无不是业,且毫无意义。

   《清静经》:“人能常清静,天地悉皆归。”《入菩萨行论》:“多欲卑下人,白日劳力竭,夜归精气散,身如死尸眠。”

   法界平等心,当贯穿一切时、一切处。许多道友念佛诵经时轻安快乐,工作劳动时却心焦烦恼,此即不平等也。殊不知,身口意一举一动皆是法性之妙用也,非独念佛诵经时然。工作劳动时,亦不离道。心勿贪求,作息有度,以心役物,而非以物役心,自然不累。

   要象看好一坛黄金一样看好自己的念头之源——清净心。念兹在兹,须臾不离。

   过着最简单的生活,却守卫着最殊胜的真理。

   为何说,对美好事物的贪求,是轮回之根本?因为,境缘无美丑,美丑生于心(分别、取舍、执著、烦恼、痛苦)。《道德经》:“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矣。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矣。”

   世间游戏规则,不能改变,就去适应,不能适应,还可超越,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是一非二。

   无论顺逆境相现前,当无分别心,任他如幻起灭,我只一味寂然。

   行者不能战胜妄念的原因无非两条:(1)未得真法诀;(2)缺乏自制力。

   证道之前,一天一天的修持与提高,时间象黄金一样的宝贵;证道之后,也就无所谓时空的差别。

   行者对付妄念的有效方式是打坐,一棒子打死妄念,恢复天清地朗之本来常态。

   掌握了甚深的法义而未证得,在人间虚度岁月便有极大之罪过。

   J-15起飞了,罗阳倒下了,才51岁。人生很无常,轮回很残酷!修行的人们在入定观修时一定不要认为是在浪费时间,世间的事情你是永远也忙不完的!打坐入定时要把自己当作活死人才行!

   条条大道通天廷。别人念佛,我却观空;别人观无常,我却守真常;别人悟本心,我却尽妙用。

   执迷万法为实有,消除不了自己的心理压力,从而喜欢给别人心理压力,所以是凡人;了知万法本空寂,自己没有心理压力,也从不给别人心理压力,此即是圣者。圣凡之隔,云泥之别。

   闻思修的过程,如同研制飞机一样。得了正见,就如造好了飞机,只待加油(入定)就能起飞直冲蓝天了,你为什么还不去加油呢?如果你不加油,那飞机就永远无法起飞,研发制造得再精良,也只是个摆件而己。

   即便业相现前,也是幻有,而非实有,不要挂碍或惧怕,要坚固这个正见。试思之:一切业相,皆由心著,心若无著,业何所依? 



《圆灵居士悟道录3》(2012年第3辑)
长按图片保存/分享
0

 

版权所有:中华文化复兴网  网址:www.cnwhfx.com

 本站仅供中华文化爱好者研究学习交流 

 

 

 
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