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文化复兴网 网址:

www.cnwhfx.com

《圆灵居士悟道录2》(2012年第2辑)

作者:中华文化复兴网 浏览: 发表时间:2021-01-09 10:00:00

《圆灵居士悟道录》(2012年第2辑)


【根据圆灵居士2012年闭关悟道期间微博逐条整理发布】

活在固有观念之下的凡人,注定是无法契入宇宙本源的。你是选择活在幻有世界,还是真如世界呢?

看淡世情,珍惜生命!凤凰网:中国内地过去一年“工作过劳死”己达60万人,内地上班族在过去一年内所承受的压力,位列全球第一。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1.6万名职场人士中,认为压力高的,中国内地占75%,大大超出全球平均值48%。其中,上海、北京分别以80%、67%排在最前列。

从究竟意义上讲,十二因缘也是有法,也是障碍,也是虚妄分别,也要通体放下。一部《心经》260字即己隐藏最高心法。

悲哉!众生入轮回轨道易,回真如本体难!除非和飞船一样成功变轨对接!

当下一念顿歇,了彻千生万劫!

五蕴皆空,五蕴观空,五蕴本空。

有意观空非上乘,妙性天然合至真。

能帮助你修“忍辱”功夫的一个哲学命题:当你以善人的名义诛杀完一个恶人之后,你己经不再是纯粹的善人。

再论众生是幻非实:包括修持者自身在内的一切众生,皆为因缘和合之假相,如同宝珠上所现之影像,岂能当作实有?!故曰实无众生。唯按《圆觉经》实修至“证得诸幻灭影像”,你才会如梦方醒,唯一妙明真心现前!

影尘,相也;真心,性也。时时处处不着相,即时时处处见性也。经云“离一切诸相,即名诸佛。”总之要扫除一切影尘(包含自己)。

全真即妄,全妄即真。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。

不唯物,不唯心,只唯真。

修行实在不容易。神通广大的阿罗汉,才破了五蕴中的前三蕴。

一个完全破译宇宙电码的人,该是怎样的生活,如何的行持,才能更快与宇宙生命之本源合一?

腊月三十到来的那一刻,娑婆世界的一草一木乃至一粒尘埃,我们也带不走啊!因此,我们平时就要养成“只修真、不务假”的良好习惯。阿弥陀佛!

道属先天,非关物质。物质包括我们的身体,都是后天。后天的物质虽可眼见,但可塑性差,也很无奈,例如身体从小长大直至老死的过程很难逆转,几乎人人都难避免。修行修的是无形无相、不可眼见、但又灵明莫测之先天,当然,先天若修好了,后天也会跟着发生一些气质方面好的转变。但终究以修先天为本。

古人云:“君子以身任道,故身修而道立;小人以身循欲,故欲滋而身亡。”

“真正的修持,得定者初禅念住,杂念妄想没有了。二禅气住,所谓打通气脉,外表呼吸停掉了。三禅脉住,脉搏不跳动了,连心脏跳动都非常缓慢。四禅才是舍念清净,整个的身心丢开了,没有感受。”——南怀瑾老先生如是说

静观自在守本心,如如不动看纷华。

空与色,性与相,理与气,心与物,无与有......看似对立、实则统一的微妙关系。

无论你是否修行,皆当以感恩的心,度过每一天。要知道,全世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失去生命、健康或自由。

知见与定力,如同鸟之双翼,缺一不能飞腾。般若空性的正见,配以二禅甚至仅需初禅的功夫,你都有可能开悟以至成道。定力训练包含打坐,但不局限于打坐,躺着、站着、走着,皆可如理观照,提高定力。

世人总是以“越忙越充实”来安慰自己。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。如果你的每个生命瞬间都在忙于绵密观心,那你等于活在实相中,真的是很充实。但如果你是忙于纷繁的事、物、或人际,那就南辕北辙了,只会越忙越烦恼。除非你是上根器之人,心中根本无万物,不妨万物常围绕。

究竟意义上,自他不二,帮别人其实是在成就自己,因为根本就没有别人,都是心的影像。

所有的烦恼与痛苦,皆源于我们背离宇宙本心的时间太为久远。佛言“背觉合尘”,老君言“人之迷,其日固久”。

古人言“尽人事,听天命”,坚持奋斗与任运自然本不相违。

古往今来,多少志士英杰为了追求真正的、完全的自由平等,碧血丹心,舍身成仁,但是却无一能实现天下大同。殊不知,所谓社会,就是妄心所化的一个业力圈、一个大染缸,向外驰求,神也改变不了。修行人唯一有效的是观照自心,证取圆觉本性,才是真正的灭度众生而实无所度。

古老的东方,醒来的国人,摒弃了断灭邪见与唯物邪说,从此相信因果与业力,相信良知与感应,相信我心即是宇宙、宇宙即是我心,被物化己久的生命们,逐渐恢复灵性,神州日月又重光。

孔圣曰:“朝闻道,亦可死矣”。慧律法师曰:“我对这个生灭无常的世间,彻底没有意见。”

武功和神通,最多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推迟业报的兑现,而且如果过度使用,还会增加业力指数。子路是孔圣的得意学生,武艺高强,结果战死于城头;目犍连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,神通广大,未免陈尸于街头。钟爱武功和神通的修行人们,慎之啊,慎之!(不是说不要,而是有而不执,慧而不用)

有佛就有魔,不魔怎成佛?尤其现在是魔强道弱的时代,不是诱惑,便是压力,行者处处得留神。守本真心,如如不动,兵来将挡,水来土淹,主人公稳坐中军,魔奈尔何?

修行人应象驯服野马一样觉知和掌控自己的身心气脉以与菩提相应。

虽曰佛性,人皆有之;然圣凡有殊,云泥有别。一念谨持,逆返先天即圣;一念放逸,顺应后天即凡。正可谓:天堂无亲疏,圣凡由人做。

心要空,步要实。前者指空性正见,后者谓实修功夫。实修方面,一夜速成是幻想,只争逐日用功多。

世间每个生命皆是独一无二、值得尊重的,尽管往世的业力导致人们的境遇和性情千差万别,但每个人皆有一生(或历经多世)觉悟(成佛)的潜质和权利。

每个人皆是自己世界的领衔主演,每个人都要对自己(往世或今生)不同时空的行为承担100%因果责任。

学佛者一定要放下“我慢”:因为自己学佛,斥责别的修行门派为“外道”(而自己的实修功夫却远不及外道),贬称尚未接触佛法的众生为“凡人”(而自己的为人处事尚不及凡人练达圆融),这就是比较常见的“我慢”现象,违背了佛法清净平等之精神,如不忏悔改正、转为平等恭敬每一众生,则永难成佛。

佛陀讲“无我”,庄子讲“忘形”,孔子讲“克己”,三教本是相通的。

站桩属火,能令你浩气长存;打坐属水,能令你心静如水。哪方面差点,就多做相关的强化练习吧。不要怕吃苦,进入状态了,是享受,不觉苦。

专注于觉知,融入觉受本身(无论苦乐),亦能契入实相。

想在一生之内修成的修行人为何不适合长期从事8小时全日制工作:24小时—(上班时间8小时+午间2小时+路上2小时+睡眠8小时+吃饭清洗2小时)=全天还剩2小时专修时间(暂不提加班),就算你有慧能大师的根器,这点专修时间是难以修成的。古人讲,什么是功夫?时间积累才是功夫。

当你有朝一日发现造成苦果的敌人既非体制,亦非他人,而正是你自己,你还去恨谁呢?向外根本就找不到敌人的影子,你想复仇也没用武之地,不如返观内省,以阳光心态,付诸实效行动,或可扭转战略态势。

自己才是自己唯一的敌人。如果非要向外去树立一个名叫“敌人”或“恶人”的靶子,那么即便你用很高的武功和神通诛杀完十个百个你所认为的“恶人”,也不能使你的业境获得丝毫改善。你必须身披金刚胄甲,手持般若慧剑,向你自己开战,向你自己的惰性和贪欲开战,这叫降伏自心,也叫获得重生。

因果通三世,因为每个人多生多世的业力不同,所以才出现千差万别的世间众生不同模样、境遇和禀赋,不然每个人都会如佛一样的完美无撼。但尽管众生显相不同,但灵性相通,善心皆具。

凡人的一生就是:温水煮青蛙。

忍与不忍,皆属空性。妙明真心,不增不减。率性而为,何须强忍?事来则应,事去不留!菩萨于法,无执无著。霹雳示现,亦是度人。阿弥陀佛!

事境透不过、对境易生心的修行人,可看看电视剧《霹雳菩萨》,看石头和尚是如何带领阿舍、阿得两位女弟子修行开悟的,看大将军一家从显赫到衰败的无常变化过程。

率性而为,不造作,让自己的情感,真实表达和抒发,谁敢说你不是活在当下的真实禅意中呢?参禅是让你去掉枷锁,心体无滞,慈心悲心,妙性天然,而不是增加束缚,头上安头。阿弥陀佛!

安忍不动如大地,忍力安住不倾动。我们要从此强化练习一个“忍”字!万事皆习忍,百忍成金刚!

末世修行的人们警惕啊警惕!一不小心,就会瞬间掉到凡人的思维层次(着相,分别,斗争,烦恼,轮回)!

以铜钱来衡量成功与否的凡人们也不想想,如果真理能用铜钱购买,佛陀当年为何舍弃太子之位而外出苦修?难道你一个凡人的智慧能高过佛陀?与庄子同时代的财主(“成功人士”)们如今又在哪里?

网络时代.即身成佛.三大要领.分享有缘:1、实修戒律严防死守:眼不妄视、意不乱想、勿听凡人之言;2、深刻领悟《圆觉》《楞严》二经秘义;3、空性正见铭刻在心,行住坐卧时时入定,定中生慧是名真慧。

古往今来,为了顾及凡人的感受,或令凡人易于理解,觉者往往有意调低自己的思维层次,与凡人保持同一频率对话,亦称“摄受众生”。殊不知,经常这样做的结果是,非常地耗伤觉者在宇宙中的元神与道力。故春秋时期的老子悟道之后,并未象佛陀与孔子那样广为说法,而是只骑青牛默然西行。

宁静与自由是一种很大的福报。

武汉晨报:“人死后灵魂犹在。科学研究报告指出,人的“灵魂”是较之常规神经元更为根本的某种东西。医学教授认为,意识是一直存在宇宙中,并且很可能是从宇宙大爆炸时期开始的。”

一人修道,十方魔阻。一人成道,九祖升天。学道者多如牛毛,成道者凤毛麟角。闻道易,行道难。行道易,成道难。人间正道是沧桑。

明理,得诀,苦修,成道,显化(随缘),舍报(飞升)——古今实修证道者的必由之路。如果人生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,最好能如六祖大师那样在秋冬两季到来之前证悟。

自从投胎那一刻起,我们的妙明真心、无始元神就被这个四大粗重幻身绑定了,错认幻身为自己,以至除了穿衣吃饭思虑分别之外,五种神通全无,宁不枉受辛苦哉!修行就是要恢复我们的本真自由——以入定的方式解除这种不合理的绑定、并断轮回再也不胡乱绑定。

甘肃省卫生厅报道的只是皮毛周天。如果真正的小周天通了,人可以返老返童、不老不病、大限到时无疾而终(人仙级);真正的大周天通了,人的身体可以腾飞(神仙级)。古代有列子御风而行的记载,民国时期大愚法师也能在虚空中飞行,后不知所终。这只是讲实修功夫,还要配上空性正见才能成佛。

呜呼,大道之失传久矣!实修只须得机得窍,无论语默动静,只要时时心空无住,即是时时与佛不离,又何在诵经念佛之数量多少哉?然于初学而言,诵经念佛亦为成道之重要资粮也。

理论研究千头万绪,实修起来至简至易。

真理何须证明自己是真理。

修行不是向外找信仰或精神寄托,而是为了找回真实的自己,此谓内修;外功方面,戒荤即是放生,不与民争利(高级职位)即是布施,不和凡人争辩即是忍辱,心常空寂即是拜佛。每个人都能做到的。

就幻躯而言,凡人虽生犹死,贤圣虽死犹生,我们修行人在生死之间。

道家看人生:在天有斗转星移,在地有海潮涨落,皆有盈虚消长之机。人生命运之变化,亦有进退抽添之机,合于造化,同乎天地。

无常面前,一切是非成败尽云烟;真常现前,一切法相皆藏如来性。

受蕴本空。凡人为追求一点乐受,却感召到更多的苦受。悟道之人,苦乐两不着,静守闲闲,养我本来一片虚灵。

时值末法,世界己经很乱了,六尘的信息海洋邪水每天淹没了成千上万的可悲众生。我们真修之人,应该筑起坚固的防洪大堤,静静守住自己那片蓝蓝的心天!

禅修如果和生活脱节就非真禅修了。一如境界才能得到受用自在。

智门入手,直证空性。悲门入手,广行六度。空悲双运,上士所为。阿弥陀佛!

念佛不是用嘴巴去念,而是用心去念;佛的名字只是符号,空性才是佛体。因此,一心称名,指的是般若观照。多数念佛人都没弄清这个问题,故念佛者多,往生者少,现世成就者更少。

文艺复兴的实质是:佛性苏醒,众生平等,驱散黑暗,恢复光明。

一切都只是虚妄的投影,包括你的苦修、慈悲、忍辱。但不经历这种苦修,你又没法觉破虚妄,恢复佛性本真。

认幻为实,妄起烦恼。觉妄归真,十方清净。

调整心念,时时安止实相之中,这才是真修之人啊!要么不修,要么真修,二者选一,不可折衷。

很多人因畏惧轮回而修。试问,当你静处时都止不住自己的念头相续相,大限到时,能止住轮回么?

如果一个人真的厌倦了轮回,一定会坚定地24H安住在法性之中,幻身随缘度日再无烦恼。

时间是相对的。如果一个人真正猛利修行,心无杂思散乱,秉持正见,恒安道中,1天可抵1周功夫,1月可抵1年功夫,1年可抵10年功夫。谁言不能限期取证耶?

无身,无心,无人,无我,无世界,无无,无无亦无。寂然湛然,妙圆平等。

黑脸尊者的故事:朗日塘巴尊者终生不露笑脸。因尊者成天黑沉着脸,众人称之为“黑脸朗日塘巴”。有弟子劝他不要老是沉着脸尊者却说:“想到轮回中的痛苦,三界之内没有一个安乐之地,没有一个欢喜之处,我无论如何都笑不出来。”

法王如意宝在《窍决宝藏海》中说 道:“但无论是谁,要是真正堕入地狱去 感觉痛苦,当这种悲惨的果报成熟时 不害怕的人却是一个也找不到。”曾经有 一个弟子发愿死后要到地狱当中度化众 生,法王听后感到十分悲哀,说:“他还 没有证悟空性,如果他到地狱当中一定 会后悔的。”

根让活佛说:“出离心是对于轮回的 痛苦深深的体会后自然生起的一种心念,它促使我们产生一定要从六道的生 生死死中解脱出去的强烈愿望,从而走 上学佛的正道,迈向解脱……比如想解 渴一定体会了口渴的痛苦才会有解渴去 苦之心;知道躲避烈日爆晒,寻求荫凉 处,必定是过去尝过被烈日爆晒的滋 味。”

吃苦精神,无论世出世间,都是美好的品德与卓越的素质。苦,包含肉体和心灵两个方面的痛苦感受。业感如实性本空,文字义理上说起来容易,亲身体验一下轮回中的各种无可回避的苦感,就知道修行出离之无比重要了。吃得苦中苦,才是真修人!

如果别人的言行引起自己的烦恼,那不是别人的过失,而是自己的问题——自己失去智慧观照而着了音尘之相。

嘴巴长在别人身上,爱说什么是别人的事;念头属于自己管辖,动不动心自己控制。

何谓“一手摭天”?一只手掌挡在眼前,你就看不到广阔无边的整个天空。天空喻法性。手喻身心六尘。

无论何时何地,你内心的幸福取决于你自己,而非别人或外物。

禅,是直接契入生命本质的唯一方式;禅,源自于佛教,但超越一切宗教和意识形态。

人至无求品至高。何必那么辛苦有为去外求什么。修行人只要处理好法、报、化三身之关系,安住无为,体用自然,神奇的无作妙力自会赐给你一切如来藏里本有的美好事物,唯除不坚信与不恒持。

空义层次:凡夫之空,与物相对之顽空;小乘之空,以生灭法为有,以涅槃法为空,避有入空;大乘之空(生空真如),知一切法相虚妄如镜中影像,本自无生;一乘之空(法空真如),当体即空,性相不二,更有功力深者(不空之空)兼达地水火风空识妙用,自在转物,神通变化!

修行重报轻受之秘密:“色身虽在娑婆,业力已转入一真法界,在一真法界的缘起法界里,缘起法界是众生,业起时,仍须受报,但这受报,马上会跟性起法界的菩萨愿力,相交融,互通,它互通时,会透过菩萨的愿力,改变业力。世间色身会受苦,但会有惊无险;随缘受报,该结束就结束。这是最殊胜的地方。”

“放得下”三个字说得好!莫说证得了法身,哪怕是契入到相似三昧境界,都能放得下与幻身有关的世间一切了!最后关头,努力修!

有人说:“提得起,是能力;放得下,是智慧。”吾却认为:提得起,是福报;放得下,是勇气!

《普贤行愿品》为何加持摄受力不可思议?因为《华严经》是经中的天子,是宇宙生命的实相演绎,通行于整个宇宙——华藏世界海,故威力无比(无论是消业、降魔、还是成道)!

理无碍——事无碍——理事无碍——事事无碍——海印三昧游戏华藏世界海!

普贤十大愿王:一者礼敬诸佛;二者称赞如来;三者广修供养。四者忏悔业障。五者随喜功德;六者请转法-轮;七者请佛住世。八者常随佛学;九者恒顺众生;十者普皆回向。修法建议:上上根人主修一二三,上根人加修四,中根人加修五六七,下根人加修八九十。

对于大乘而言,修成之后绝对不是什么也没有了,《金刚经》“于法不说断灭相”。法尔清净,寂灭无二,指的是你的法身,确实如此,但修成之后,还有你的报化二身呢?千百亿化身总要如影显相的嘛(不过依报随着正报转,全都变成殊胜妙相啦)!不然三界之外怎么还有那么多的佛国刹土?

问:我修成之后,我认识的人们都到哪去啦?答:如果梦己彻醒,包括你自己都不存在、何况他(她)人?如果梦醒大半(有余涅槃,有变易生死),那么他(她)们据各自业力与修行程度各自分布在三界内外。如果你没修成呢?那就还得老实陪他(她)们在六道轮回大梦中继续来往玩耍啦!

现在的“物化机器人”估计己经占全人类总数的70%以上了,面对纷繁的物欲诱惑,有多少人在冷静回头思考生命的本质与意义?

多闻不修之过患:文殊菩萨问法首菩萨:如佛所说:『若有众生,受持正法,悉能除断一切烦恼。』何故复有受持 正法而不断者?随贪、嗔、痴,随慢、随覆、随忿、随恨、随嫉、随悭、随诳、随谄,势力所转,无有离心。能受持法,何故复于心行之内起诸烦恼? 法首菩萨答:如人水所漂,惧溺而渴死,于法不修行,多闻亦如是。

“所谓众生,即非众生,是名众生”。外界哪有实实在在的众生啊?包括自身在内都是水中月、镜中花。《金刚经》己经把法界的本体之实相都告诉我们啦!

心地法门诞王子!老老实实、专心致志地证得法身上的功夫,你在三界内外的报化都会发生殊胜的转变,这叫无求而自得。如果反之,则是丟了西瓜捡芝麻。

《法.缘》:华严会上似曾见,娑婆世界几度闻。众生无尽愿无尽,末法时节又逢君。——2012.11.11


《圆灵居士悟道录2》(2012年第2辑)
长按图片保存/分享
0

 

版权所有:中华文化复兴网  网址:www.cnwhfx.com

 本站仅供中华文化爱好者研究学习交流 

 

 

 
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